阿里入局 AI+AR 眼镜,为雷鸟创新独家定制眼镜版大模型
![Uploads%2farticles%2f13116%2fdjlt yrwaaevnx5](https://cdn.shenzhenware.com/uploads%2Farticles%2F13116%2FDJlT-yrWAAEVNx5.jpg)
eSIM 的征途是让所有 IoT 设备都能独立通讯,但这并不容易
在 5G 的物联网浪潮下,eSIM 是一个重要的前奏,为 5G 技术的落地夯实基础。
4 月 23 日,2019 5G 创新发展峰会暨中国联通全球产业链合作伙伴大会期间,中国联通进行了隆重的 5G 网络开通仪式,宣布在「7+33+n」个城市开通 5G 试验网络,并加快了中国联通在 5G 商业化的脚程。eSIM 作为 5G 技术落地的重要技术,在本次会议期间也被频频提及,并出现在了中国联通合作伙伴的多款设备上。
![](https://cdn.shenzhenware.com/uploads%2Fpicture%2Ffile%2F22707%2FWX20190424-212314.png)
eSIM,一个熟悉又陌生的技术
eSIM 并不是什么新鲜技术。
早在 2011 年,苹果公司便申请了一项虚拟 SIM 卡专利,允许用户在无 SIM 卡状态下直接访问运营商提供的无线网络服务;2014 年,苹果在 iPad Air 2 上首次将 eSIM (Apple SIM)的概念带到大众眼前;2017,苹果推出基于 eSIM 解决方案的 Apple Watch Series 3 LTE 版;2018 年在 iPhone XS Max/XR 发布,苹果正式在智能手机上运用 eSIM 卡。
![](https://cdn.shenzhenware.com/uploads%2Fpicture%2Ffile%2F22705%2FSGts04q.jpg720.jpg)
eSIM卡,即 Embedded-SIM,嵌入式 SIM 卡。eSIM 卡的概念就是将传统SIM卡直接嵌入到设备芯片上,而不是作为独立的可移除零部件加入设备中,用户无需插入物理 SIM 卡,如同早年的小灵通。(以上内容摘自百度百科)
在国内,球盟会登录入口网页版最常见到 eSIM 的地方是智能手表。2017 年 12 月,中国联通首次推出了 eSIM 卡服务,并开始在华为 Watch 2 Pro 和 出门问问 Ticwatch S 等智能手表上落地。此后,中国联通、中国电信、中国移动三大运营商均陆续支持了可穿戴设备上的 eSIM 卡,并对「一卡双终端」业务进行试点落地。
![](https://cdn.shenzhenware.com/uploads%2Fpicture%2Ffile%2F22706%2F__3.png)
在智能手机方面,此前华为、小米等安卓手机上的境外上网服务便是通过 eSIM 实现的,用户通过手机端一张虚拟 SIM 卡,用于短期内境外通话和上网。去年,魅族、vivo 等国内手机也开始推出了支持 eSIM 卡的概念机型。但是,目前国内尚不支持在智能手机上直接使用 eSIM 卡。
总的来说,现阶段国内的 eSIM 卡还在一个相对浅层的阶段,可提供的服务也距离现有手机上的独立 SIM 卡也还有很远。
eSIM 的乐与痛
再来说说 eSIM 卡的好处。目前,国内大部分消费者对 eSIM 卡的认知都还保留在「不用插卡就能打电话上网」的阶段,实际上,eSIM 卡具有无实体卡槽、独立联网、自由切换、全球漫游等多个方面的优势。
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,eSIM 卡的魅力是让他们不再需要多部手机来进行切换,提供使用便利性。而行业用户来说,eSIM 配置了丰富的运营商网络资源,在多个不同的地区都可以通过空中下发(OTA)的方式更新网络运营商的资源,并以此有效的整合运营商的资源,大大节省运营成本。
对于设备厂商来讲,eSIM 最直观的意义是再也不需要为 SIM 预留一个实体卡槽,不仅可以为其他电子元器件「腾地方」,还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密闭性。而对大型工业设备、汽车等终端而言,去掉了一个基于塑料材质的 SIM 卡片,更是能大大提升设备在复杂环境下的使用寿命,增加设备的预期寿命,提升安全性能。基于上述这些优势,也让 eSIM 卡成为万物互联的 5G 时代的重要基础。
另一方面,eSIM 为设备带来的灵活性,也成为 eSIM 发展的一大阻碍。
抛开运营商与设备厂商之间的「话语权」之争,目前监管层面对 eSIM 的态度也相对保守。在 2017 年 7 月,中国电信曾以「安全问题、实名制问题、监管问题」等问题明确反对手机使用 eSIM,在本次联通合作伙伴大会上,中国联通同样表示,目前在监管层面上对 eSIM 卡的应用是「支持行业物联网尤其是工业物联网,对消费物联网持谨慎态度,对手机持反对态度。」
eSIM,5G 大物联网时代的前奏
然而,当 5G 时代真正到来之后,超大带宽、超大承载能力和低延迟会催生大量的行业应用和联网设备,而到那个时候,eSIM 的价值便不再只是让你的智能手表脱离手机,而是让你身边的每一款智能设备都具备独立通讯的能力——基于此,传统设备(尤其是大型终端)不再需要以来 WiFi 等无线网络,也不再需要在固定的区域才能联网,设备独立性和可移动性会得到大大的提升。
换言之,除了球盟会登录入口网页版熟悉的手机业务,未来,eSIM 在消费电子、物联网行业将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。根据 GSMA 数据显示,2018 年中国蜂窝物联网设备约 7.68 亿,这一数字将在 2025 年达到 18 亿,占全球的 50% 以上;2023 年开始,产业物联网的连接数量正式超越消费物联网,成为整个物联网的主要驱动力。
其中,在消费电子产品上,eSIM 卡不仅可以提升智能手表、耳机为代表的可穿戴产品的独立性,在 PC 等相对大型的电子设备上也大有可为。高通认为,PC 相对其他智能设备本身就具备较强的计算能力,而 eSIM 可以为 PC 带来更强的通讯能力,打造「全互联 PC」,帮助这类开拓更多使用场景,以此增强竞争力。
在汽车场景下,eSIM 卡不仅可以解决现有汽车在体积、抗氧化、防脱落、成本等方面的问题,同时,eSIM 卡也将对汽车的跨国运输带来极大的便利:eSIM 可以跳出单一运营商的限制,根据不同的国家、车型和用户喜好,向车辆设备通过 OTA 的方式,下发相应的网络服务资源并激活服务。
而在智慧家居、智慧出行、智慧城市、工业制造、金融行业、电网、物流等多个场景下,行业数据显示,预计在 2021 年,eSIM 将会被大规模应用于各行各业。在 5G 的大物联网浪潮下,eSIM 是一个重要的前奏,为 5G 技术的落地夯实基础。